mirrormedia
註冊/登入登入

財經理財

理財

美食旅遊

美食焦點旅行台灣看見世界廚房密技好酒情報

娛樂

鏡大咖影劇專欄

人物

一鏡到底心內話鏡相人間財經人物

新聞深探

時代現場完整全文
  • 財經理財
    理財
  • 美食旅遊
    美食焦點
    旅行台灣
    看見世界
    廚房密技
    好酒情報
  • 娛樂
    鏡大咖
    影劇專欄
  • 人物
    一鏡到底
    心內話
    鏡相人間
    財經人物
  • 新聞深探
    時代現場
    完整全文
  • 動態雜誌
註冊/登入登入

【吳怡農專訪3】離開待了10年的高薪工作 暖男回台當課輔志工

mm-logo會員專區人物
吳怡農的父親是德高望重的政治學者吳乃德,吳怡農說,父親對於他從政的建議是透過選舉,由選票授權。
吳怡農的父親是德高望重的政治學者吳乃德,吳怡農說,父親對於他從政的建議是透過選舉,由選票授權。
文
  • 簡竹書
攝影
  • 王漢順
影音
  • 鄒雯涵
主播
  • 智偉

發布時間 2019.10.22 06:58 臺北時間

更新時間 2023.09.12 20:32 臺北時間

志工教育吳怡農候選人立委一鏡到底民進黨
facebook-shareline-share
已複製連結
donate贊助本文
  • facebook-shareline-share
    已複製連結
  • donate贊助本文
  • 暖男愛講古 父子情深
  • 投身政治圈 使命召喚
選舉還讓他不得不中斷一件事。記者是在臉書共同好友的貼文意外發現的,他長期在某機構擔任志工。他解釋:「我乾妹30年前是從這個機構領養的,我回台灣後想了解教育議題,跟機構接觸,慢慢地就當小朋友的課輔老師,每週日下午,其實對功課幫助不大,但他們很期待,而且很在意,你說會來,就要來,很多小朋友生命中缺乏穩定的陪伴。」於是一做4、5年,直到今年8月。

暖男愛講古 父子情深

高盛老同事兼哥兒們Willie形容:「怡農認真能幹,公司一直想栽培他,同時他非常『暖』,會關心同事,一個女性朋友就說,當她想找人聆聽時,會找怡農,因為我只會給理性建議。」吳怡農的缺點?Willie想了一會兒笑道:「他講事情特別久,很仔細,問他一個簡單問題,Yes or No就好了,但他會從『我小時候』開始講。」
吳怡農(左)說,從小父親(右)便是自己的偶像。(翻攝自臉書)
嗯,當我們問吳怡農是否有偶像時,果然:「我小時候很崇拜我爸,我等一下再跟你說我現在崇拜誰。」吳怡農說,當年爺爺初中就成孤兒,最大遺憾是書讀不多,「所以我爸、二伯不乖沒念書時,會被爺爺吊起來打。我爸希望我跟他的父子關係不是那樣,他希望當我最好的朋友。腳踏車是我爸教我騎的,棒球是他教我打的,小孩精力旺盛,我爸就一直陪我丟球接球、丟球接球,呵呵,誰叫他說要當我最好的朋友。」
現在的偶像是歐巴馬,「他的政治是正面的,不是對立,而且他會領導社會怎麼看一件事,有論述能力。現在的政治人物比較少人有勇氣這樣,大家順著民意走,看到一些(不當的)輿論時比較少人有勇氣說『等一下』、把大家導回來。」
當年,他的父親與二伯一同參加黨外運動,後來父親選擇學術路線,二伯從政。我們問他,外界常將他與二伯吳乃仁連結,而吳乃仁曾經引發不少的爭議,他怎麼看?「如果今天選民看到我,只看到我的父親或二伯,那我這場選舉是徹底失敗了,我希望大家看到的是我。」
吳怡農從小跟著父母關心社會議題,例如1990年郝柏村組閣,民間發起反軍人干政大遊行,吳乃德就帶著吳怡農參加遊行(紅圈處)。(吳怡農提供)
至於父親,當年吳乃德拿到博士卻被中研院拒聘,指他反政府、搞台獨,幸而各界聲援後中研院終於讓步。吳乃德的博士論文至今仍是國際政治學界研究台灣時,最廣泛引用的著作,這些年他並協助林義雄的「慈林教育基金會」培育公共事務人才,也與多名學者籌組「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」,推動轉型正義,真促會多年來一直頗具社會公信力。中研院同事吳叡人形容:「他不是蛋頭學者,很重視政治學的實踐,希望對社會『直接』有貢獻。」

投身政治圈 使命召喚

3年前吳乃德退休,發表名為「政治對政治學的召喚」演說,便談到心中幾位「知識英雄」都是既做研究、亦是熱情的政治行動者,例如Ludwig Wittgenstein(出身富裕的哲學家),他在二戰期間辭去英國劍橋大學教授一職,想從軍但資格不符,最後他去戰時醫院,擔任雜役。
聽來怎麼與吳怡農有些相似。但人生不太會是忽然90度急轉彎,吳怡農後來對我們說,其實曾猶豫多年,「我在高盛的待遇一年比一年好,職位也更高,很有成就感,那是業界最好的公司,每個人名片拿出來都很驕傲。」但當他每年與自己對話,「有沒有心虛我不知道,總覺得少了一個東西。」
今年8月6日,本來沒沒無聞的吳怡農因在臉書表示有意參選,並貼出這張照片,瞬間爆紅。(翻攝自臉書)
他想起父親曾失業,但依舊快樂,「我從他身上看到,投入公共事務可以讓人生充實、快樂,就算短期有挫折。所以我不會用『放棄』(高薪)來形容,因為自我實現與公共利益是可以結合的。」他2003年進高盛,轉眼10年,「再不離開,可能一待又是10年。」終於下定決心。那也是一種召喚吧。

本新聞文字、照片、影片專供鏡週刊會員閱覽,未經鏡週刊授權,任何媒體、社群網站、論壇等均不得引用、改寫、轉貼,以免訟累。

更多內容,歡迎訂閱鏡週刊、了解內容授權資訊。

小心意大意義,小額贊助鏡週刊!

donate贊助本文
延伸閱讀
  • 【吳怡農專訪1】高盛金童34歲返台入伍   特戰男神一夕爆紅
    【吳怡農專訪1】高盛金童34歲返台入伍 特戰男神一夕爆紅
  • 【吳怡農專訪2】念書還狂打4份工 硬漢談到母親就流淚
    【吳怡農專訪2】念書還狂打4份工 硬漢談到母親就流淚
  • 【吳怡農番外篇】靠撿穢物逼人服從? 軍隊不是訓練機器人
    【吳怡農番外篇】靠撿穢物逼人服從? 軍隊不是訓練機器人
  • 【吳怡農番外篇】陽剛肌肉下的細心暖男 連媽媽與同事都認證
    【吳怡農番外篇】陽剛肌肉下的細心暖男 連媽媽與同事都認證
最新文章

    熱門文章
      • 鏡週刊紙本雜誌
      • 訂閱電子雜誌
      • 內容授權
      • 下載APP
      • 新聞自律綱要
      • 《鏡週刊》AI使用準則
      • 鏡週刊紙本雜誌
      • 訂閱電子雜誌
      • 內容授權
      • 下載APP
      • 新聞自律綱要
      • 《鏡週刊》AI使用準則
      • 客服信箱MM-onlineservice@mirrormedia.mg
      • 客服電話02-6633-3966
      •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上午10時至下午6時
      本網頁使用 YouTube API 服務, 詳見
      YouTube 服務條款、 Google 隱私權與條款
      瀏覽此頁面即代表您同意上述授權條款及細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