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鏡到底
資料顯示狀態
- 一次無限滾動應顯示 12 筆
- 目前取得的資料共 24 筆
- 目前顯示的資料共 12 筆
- 取得的資料不足以顯示,需另外發request
- 最終應顯示 12 筆
發request狀態
- 目前已發request 1 次
- 最終應發request 60 次
loading狀態
- 正在發request中:否
- 仍有資料未被取得,開啟無限滾動功能

人物
一鏡到底/追逐怪物的人 權一容
2025.10.26 05:28
權一容(另譯權日勇)是韓國首位犯罪側寫師,他與柳永哲、鄭南奎、姜浩順等殺人犯交手,也與上千餘名犯罪者對談。

人物
追逐怪物的人1/韓國首席犯罪攝寫師 他從屍塊切面成功推斷凶手身分
2025.10.24 05:28
權一容(另譯權日勇)是韓國首位犯罪側寫師,他與柳永哲、鄭南奎、姜浩順等殺人犯交手,也與上千餘名犯罪者對談。

人物
追逐怪物的人2/死者的手指被鞋帶綁住 他透過訪談找出連續殺人魔
2025.10.24 05:28
權一容1966年出生於慶尚南道南海,中學時隨父母搬到首爾。1989年考上警察,任職於首爾地方警察廳刑警機動隊,習慣穿著布鞋、運動鞋在街頭與黑道周旋,以蠻力調查犯罪者、以蠻力拘捕犯罪者。1993年,韓國引進指紋鑑識系統,他發現除了靠拳頭之外,還可以靠指紋逮住犯人,埋首研究各式各樣採集指紋的方法,他曾憑著一張便條紙上的指紋,逮捕強姦犯,破案績效驚人。千禧年前後,首爾地方警察廳將鑑識系改組為科學搜查系,他被延攬擔任犯罪側寫師。

人物
追逐怪物的人3/恐慌症和抑鬱症上身 長期窺探惡魔造成內在職業傷害
2025.10.24 05:28
權一容與犯罪者訪談習慣穿黑西裝,但穿POLO衫、卡其褲受訪,笑容可掬,一團和氣。犯罪現場的警察鑑識的是腳印,但犯罪側寫師看的是腳印的方向,見他一雙白色帆布鞋洗刷得閃閃發亮,難道是某種潔癖?阿糾西羞赧地說:「昨天新買的。」

人物
追逐怪物的人4/惡時常占居上風 最終善良會獲勝
2025.10.24 05:28
至此恍然大悟,我們以為陪同的工作人員原來是他女兒。趁同事幫權一容拍照時,我們與女兒攀談,知道女兒日前考取犯罪特寫師資格,正要受訓。童年過得如何是權一容與罪犯訪談攻防必問的問題,那個在公園寂寞盪鞦韆的女孩童年過得如何?也許克紹箕裘做著跟父親一樣的工作,其選擇已經給出了答案。

人物
一鏡到底/關於那些鬼魂告訴我的事 潘禮德
2025.10.12 05:28
潘禮德(Rithy Panh)是電影史上第1位拍攝1970年代赤柬大屠殺的柬埔寨導演,也是第1次採訪到加害者,且將加害者與受害者並置、對話的轉型正義展現,引發全球討論關注。

人物
潘禮德專訪1/柬埔寨電影大師來台參訪人權博物館 嘆:亡魂還在園區中徘徊
2025.10.11 05:28
潘禮德(Rithy Panh)是電影史上第一位拍攝1970年代赤柬大屠殺的柬埔寨導演,也是第一次採訪到加害者,且將加害者與受害者並置、對話的轉型正義展現,引發全球討論關注。

人物
潘禮德專訪2/11歲遇上赤柬 全家被下放勞改:以為去夏令營
2025.10.11 05:28
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策展人林木材說,過往關於大屠殺的紀錄片,例如朗茲曼拍攝納粹集中營的《浩劫》(Shoah),多半圍繞倖存者說法,沒人拍攝加害者或探討邪惡的本質,潘禮德的《S21:赤柬殺人機器》(S21: The Khmer Rouge Killing Machine)是第一部拍攝加害者,且將加害者、受害者並置於畫面中的紀錄片,讓加害者回到原地,重演如何執行關押、殺戮等細節,並討論加害者為什麼會相信獨裁者的說法?此片成為潘禮德的代表作,引爆國際討論紀錄片倫理、正義等議題,甚至影響了後續講述印尼九三○大屠殺、入圍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的《殺人一舉》(The Act of Killing)。

人物
潘禮德專訪3/父在集中營絕食 母偷藏盤尼西林
2025.10.11 05:28
有一次,他下田工作時腳受了傷。「挖運河時被什麼東西砸到,本來只是個小傷,還是繼續工作。可是我們沒有食物吃,身體沒有抗體,傷口越來越大。我的媽媽很聰明,她把一些金子藏起來,不知道去哪裡換來了一些盤尼西林,她把藥磨成粉末,敷在我的傷口上,盤尼西林真的很強。」「母親告訴我,我必須每天站起來走路,訓練自己。」

人物
潘禮德專訪5/為受難者立碑 坦言:每次面對加害者都要服藥
2025.10.11 05:28
潘禮德坦言,每次去法庭旁聽都必須吃藥才能承受,「面對加害者真的不容易,但我認為加害者也需要把故事說出來,而我們需要傾聽。為了完成記憶工作,我必須補足見證,把二種觀點放在一起,一邊是我的觀點,另一邊是他們的觀點。這需要耐心,也需要尊重。畢竟,加害者也是人,和你我一樣。」他拍攝《杜赫:煉獄魔王》(Duch, Master of the Forges of Hell)記錄康克由的證詞:「他寫詩,法文流利,他們都很聰明,也受過良好教育。我從來沒有遇過任何一個加害者承認自己是加害者,頂多說『我只是接到命令』,因此重點不是他說了什麼,而是要嘗試理解:他們的意識形態是什麼?為了什麼而去殺人?」

人物
潘禮德專訪4/重演關押政治犯 獄卒拍完片高燒出汗
2025.10.09 10:03
2003年,潘禮德拍出轟動國際的代表作《S21:赤柬殺人機器》,S21是當時關押、審訊政治犯的祕密監牢。片中,他拍攝一名看守獄卒,當時僅十二、三歲的男孩,「我需要跟加害者見面,當時已經有他們的名單和資料,赤柬結束後,許多人各自回到家鄉。我各地都去了,有次我去一個偏遠的鄉下,找到這個人,他想說,但說不出來,無法完整用語言表達,可是身體卻記得當時的動作,說出一個詞時,會對應一個手勢或動作。他願意回到S21,我讓他自由發揮,為了符合當時的情境,我們在晚上拍攝。」影片中,男子不斷重複機械式的動作:打開門、上手銬、矇眼、解腳鐐、鞭打、關門上鎖…。

人物
一鏡到底/寫作是不裝的練習 韓國作家朴相映
2025.09.27 05:28
常有讀者私訊朴相映,向他告解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