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欄
資料顯示狀態
- 一次無限滾動應顯示 12 筆
- 目前取得的資料共 24 筆
- 目前顯示的資料共 12 筆
- 取得的資料不足以顯示,需另外發request
- 最終應顯示 12 筆
發request狀態
- 目前已發request 1 次
- 最終應發request 57 次
loading狀態
- 正在發request中:否
- 仍有資料未被取得,開啟無限滾動功能

專欄
徐淑卿專欄/美學與城市治理
2025.10.24 09:00
在台中疑似出現非洲豬瘟時,市長不出席記者會,反而在另一購物節場合高呼「拚經濟」,這令人感到一種錯亂。一是,如果重視「經濟」,就該知道若是非洲豬瘟,不知道將重創台灣經濟幾何?二是,只有購物節才是「拚經濟」嗎?這是否意味著對現代「經濟生活」只有刻板印象而無想像力呢?

專欄
鏡論/蔣萬安的頭痛時間
2025.10.23 05:28
立法院三讀通過普發一萬元預算案,中央定錨,地方起鬨,一堆縣市議會各燃火苗,唧唧叫,別別跳,也要普發現金,鬧得諸縣市長一佛出世,二佛涅槃。這裡頭,台北市長蔣萬安尤其尷尬。

專欄
鏡觀/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的國民黨
2025.10.23 05:28
當一個政黨在意識形態上親中,且有近2/3的黨員是65歲以上最保守的忠黨愛國人士,加上黨內有志總統大位的A咖都拒絕參選黨主席時,會產生什麼樣的局面?中國國民黨上週末的主席選舉已經告訴我們結果。

專欄
鏡評/慎防中共四中全會後的反轉訊號
2025.10.23 05:28
被許多政治網紅描述為「整整延遲了一年」的中共四中全會終於召開了,我們看到大頭大腦的政治宣示、看到充滿漂亮詞彙的「十五五」計畫經濟綱要,但是我們更關心的是,為了順利召開會議,中共拉抬股市、拉抬人民幣升值、拉抬國際金價,乃至最後祭出「稀土管制」的種種極端措施,在四中全會落幕後是否會就此反轉。

專欄
徐淑卿專欄/以黑暗,點亮城市之光
2025.10.17 09:00
幾年前,冰島總理卡特琳‧雅各布斯朵蒂(Katrín Jakobsdóttir)裝修辦公室時,工人拆掉地板,發現一具頭骨。這件事大大引起她和【冰島暗湧三部曲】作者拉格納.約拿森(Ragnar Jónasson)的興趣:這會不會是他們合作下一本書的開頭呢?

專欄
鏡論/國安基金的神奇護盤邏輯
2025.10.16 05:28
過去大半年來,台北股市持續飆漲,國慶連假前,指數已經漲破2萬7,300點。在此同時,國際貨幣基金與英格蘭銀行,同時發布警訊,強調人工智慧推升股價熱潮,已逼近當年網路泡沫時期水準,全球股市可能重跌修正。

專欄
鏡觀/國民黨的潘朵拉盒子
2025.10.16 05:28
再過幾天,中國國民黨要選新的黨主席了。論資歷與實力,台中市長盧秀燕原本眾望所歸,不過,潔身自愛的她堅持不參選。在野這些年來,國民黨慢慢形成一個模式,不選總統的人才來選黨主席。黨機器對要選總統的人來說是個風險,財務負擔加上大中國意識形態的包袱,背上它有可能提早陣亡。於是,國民黨中有志於大位者,能閃就閃,能不當就不當。

專欄
鏡評/習近平拉抬黃金 爽到川普
2025.10.16 05:28
黃金是人類最古老的投資工具,是人類文明幾千年來儲存財富最簡單的策略,AI則是人類最新的科技突破,是分秒創新、複雜到無人能懂的未來智慧,一個最簡單、最古老,一個則是最複雜、最前瞻,卻同步在2025年成為漲幅最大的亮點,二個極端對比的產業同時爆發燦爛的煙火,這個現象,堪稱前所未見。

專欄
鏡觀/人間失格黃國昌
2025.10.09 05:58
日本作家太宰治在其著名的小說《人間失格》中,描述一個對外在世界有著高度懷疑的男主角,他不知如何跟其他人相處,只能戴著面具,每天冒著被揭穿的風險而演戲。小說裡頭有一段話,「我就是撒旦,被我愛上的人,全都沒有好下場。」

專欄
鏡評/盧特尼克的夢話
2025.10.09 05:28
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(Howard Lutnick)在電視專訪中放話「台美晶片五五分」的產能目標,立刻引起海嘯般的口水戰。不過,台灣政府談判代表鄭麗君直言我方從未提出這項承諾,也絕不會答應這樣的條件,而台積電股價則不受威脅照樣上漲。

專欄
徐淑卿專欄/犯罪側寫看見純粹的惡
2025.10.03 09:00
1940至1955年,紐約發生多起炸彈案,警方卻一無所獲。到了1956年,紐約市警察局犯罪實驗室督察霍華德·芬尼(Howard Finney)和兩名探員,決定拜訪精神科醫師詹姆斯·布魯塞爾(James Brussel)。

專欄
鏡觀/黃國昌的新政治與真面目
2025.10.02 05:28
2024年12月底,立法院內正在進行《財劃法》表決。黃國昌突然在自己的直播中爆料,他「接獲檢舉」,民進黨立委許智傑、邱志偉表決當天根本不在立法院,他們偷跑去找大老吳乃仁吃飯。隔天,國民黨台北市議員張斯綱在臉書貼出上述事件的照片,張斯綱說,他是接到「看不下去的民眾投訴」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