賣掉庫存變現,婆婆主張開餐館,改做現金生意,取名「燕食堂」,初期以接台灣觀光團客為主,主打中華料理,小店只能容納4張桌。張陳雪貞回憶:「我們11點半接1個團、12點再1個團、12點半又1團、1點再1個團,有次突然炸雞腿的油鍋漏了個洞,整個『轟』一聲火直接燒起來,我婆婆怕得衝出廚房,我不怕,抓了滅火器就噴。」她笑稱,當時外頭客人吃得正開心,根本沒人發現廚房失火。 婆媳倆校長兼撞鐘,張陳雪貞記憶力好,幫4桌客人點完菜,立刻進廚房現煮現炒,再派員工幫忙上菜,1人可抵3人用,婆婆還做肉包、蘿蔔糕、粽子等點心賣給沖繩華僑,「我婆婆很撐,連米都自己磨,每天只睡1小時,我在廚房因手長期碰水嚴重濕疹,龜裂流血又痛又癢。」小餐館生意好,但始終難賺大錢,1年後婆婆想擴大餐館規模,剛好牧志市場2樓有攤位釋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