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.10.31 11:10 臺北時間

MIH剖析電動車5大市場演進中 台廠卡位生存賽起跑

mm-logo
財經理財
電動車5大市場各自演進,MIH提醒供應鏈要切入市場必須要跟進升級。
電動車5大市場各自演進,MIH提醒供應鏈要切入市場必須要跟進升級。
《MIH雙月刊》本(10)月正式出刊,針對中國、歐洲、墨西哥、印度以及日本的電動車市場和現況進行分析,也提醒會員要就市場發展找尋應對之道。不僅如此,電動趨力革命、產業價值鏈重塑、稀土替代與供應鏈自主化等3大挑戰都推動著供應鏈必須提前因應,台灣供應商更得從「模組供應商」升級為「系統整合夥伴」,才能生存下去。
全球電動車市場發展不一,供應鏈要切入市場自然要有所掌握。MIH分析現況指出,中國為新技術量產最快的舞台、歐洲則是高階驗證場域、墨西哥政策加持成為北美供應鏈的製造承接點、印度以在地化政策推升多元需求,而日本則走出漸進而穩健的技術路線。
面對電動車市場的演變,說明台灣廠商要跟進應對,思考中國的「規模化競爭」、歐洲的「技術門檻」、墨西哥的「政策驅動在地化」、印度的「多車種拉動」以及日本的「效率+韌性模式」,才能在全球市場重組中找到持續立足之道。
同時,MIH點出3大趨勢與挑戰,首先從電驅動力革命切入,探討軸向磁通電機(AFM)與無稀土技術的雙軌並進,其中,AFM以其極致功率密度成為高性能車款的選擇,而無稀土電機則因應稀土供應鏈風險成為主流OEM的佈局方向。
第2大挑戰則是產業價值鏈重塑,全球競爭已轉向系統協同的較量時代,車廠追求電機、驅動控制、散熱設計與軟體演算法的全面協同解決方案。也就是說,台灣供應商必須從「模組供應商」升級為「系統整合夥伴」,才能生存下去。
最後的挑戰則是稀土替代與供應鏈自主化,中國壟斷稀土供應鏈,引動歐美各國積極應對,MIH提醒會員廠商必須在材料多元化、在地供應鏈整合與國際協作之間找到平衡,以降低對單一來源的依賴。
MIH董事長劉揚偉更在MIH會員交流會中道出,希望透過建立「電動車生態圈聯盟」,降低電動車產業的進入門檻,並希望透過標準化、模組化與平台化,加速台灣供應鏈的商業落地,最終串聯為全球市場的「出海口」。
同時為了實現「出海口」願景,MIH提出了4大服務支柱:標準化的制定與參與、技術協作與產業曝光平台、推廣通路、提升會員價值。
更新時間|2025.10.31 11:19 臺北時間
延伸閱讀

支持鏡週刊

小心意大意義
小額贊助鏡週刊!

更多內容,歡迎 鏡週刊紙本雜誌了解內容授權資訊

活動期間,動態雜誌免費線上閱讀

線上閱讀

更多內容,歡迎 鏡週刊紙本雜誌了解內容授權資訊

活動期間,動態雜誌免費線上閱讀

線上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