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究

資料顯示狀態

  • 一次無限滾動應顯示 12
  • 目前取得的資料共 24
  • 目前顯示的資料共 12
  • 取得的資料不足以顯示,需另外發request
  • 最終應顯示 12
--

發request狀態

  • 目前已發request 1
  • 最終應發request 12
--

loading狀態

  • 正在發request中:
  • 仍有資料未被取得,開啟無限滾動功能
24國6百位專家齊聚台北 「亞太腫瘤消融年會」 史上規模最大
時事
24國6百位專家齊聚台北 「亞太腫瘤消融年會」 史上規模最大
2025.10.28 12:57
為期4天的亞太腫瘤消融年會」(Asia Conference on Tumor Ablation, ACTA) ,昨日(27日)在台北圓山飯店盛大閉幕。本次大會被譽為「亞洲史上規模最大的腫瘤微創治療國際大會」,由台大醫院教授黃凱文擔任主席,匯集來自全球24個國家、超過600位的頂尖醫學專家與學者,聚焦腫瘤消融技術的最新突破,再次向世界展現台灣在精準微創醫療領域的領導地位。
長白髮竟是「抗癌訊號」? 日研究曝驚人真相!是身體1防禦啟動了
時事
長白髮竟是「抗癌訊號」? 日研究曝驚人真相!是身體1防禦啟動了
2025.10.26 08:00
長白頭髮一般都擾人的事情,不過日本東京大學最新研究指出,頭髮變白可能是人體為防止癌變所啟動的自然保護反應,但也強調白髮並不等同於「防癌成功」,不過該研究也為未來發展防癌與抗老化策略提供新的方向。
中共大打信仰牌!逾萬台人赴中遭「宗教統戰洗腦」 研究揭祕滲透網絡
時事
中共大打信仰牌!逾萬台人赴中遭「宗教統戰洗腦」 研究揭祕滲透網絡
2025.10.23 12:26
根據台灣民間組織「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(IORG)」最新研究,中國近年以宗教交流為名,積極吸引台灣信眾赴中參訪。2024年共有超過1萬名台灣民眾參與中國官方或地方政府支持的宗教活動,規模首次被完整揭露。台灣政府官員與學者警告,北京此舉恐是以宗教為包裝的「統戰滲透」行動。
花蓮403地震有跡可循!師大揭斷層深部「3年前無震滑移」 研究登國際期刊
時事
花蓮403地震有跡可循!師大揭斷層深部「3年前無震滑移」 研究登國際期刊
2025.10.16 14:23
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陳卉瑄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,2024年4月3日花蓮規模7.3地震發生前,斷層深部早在3年前即出現加速「無震滑移(aseismic slip)」行為,顯示潛在地震前兆特徵。此研究成果已刊登於國際頂尖期刊《Nature Communications》,為理解台灣地震孕震過程提供關鍵線索。
教學片/科學家終於解密!「切洋蔥不流淚」神技曝光 只要做到這2件事就行
時事
教學片/科學家終於解密!「切洋蔥不流淚」神技曝光 只要做到這2件事就行
2025.10.06 13:33
每次切洋蔥都被嗆到眼淚狂飆?別再拿紙巾、開電風扇或戴泳鏡了!康乃爾大學研究團隊最近終於破解洋蔥催淚的真正原因,並揭露一個超簡單又實用的方法——只要換刀、放慢手,就能告別廚房「洋蔥修羅場」!
清大發現黑洞「失落拼圖」 研究成果登美國NASA官網
時事
清大發現黑洞「失落拼圖」 研究成果登美國NASA官網
2025.09.26 13:22
清華大學天文所教授江國興帶領的國際研究團隊,發現一個正在吞噬恆星的罕見黑洞候選者。這類「中等質量黑洞」被稱為黑洞家族的「失落拼圖」,在天文觀測中極為罕見。研究成果不僅發表於權威《天文物理期刊》(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),更登上美國太空總署(NASA)官網,獲得國際重視。
適度賴床有助大腦開機 瑞典研究:反應更快、記憶力更好
時事
適度賴床有助大腦開機 瑞典研究:反應更快、記憶力更好
2025.09.19 12:55
適度的貪睡賴床居然可以讓人更清醒?國外最新研究發現,偶爾多設幾個鬧鐘、適度睡回籠覺賴床,能助大腦更清醒,甚至情緒也更穩定,白天上班不會進入喪屍模式。
具潛在抗癌效益!「瘦瘦針」可降罹癌風險17% 醫示警:應更密切追蹤1功能
時事
具潛在抗癌效益!「瘦瘦針」可降罹癌風險17% 醫示警:應更密切追蹤1功能
2025.09.16 12:37
萬年減肥、瘦身話題,持續備受關注,而根據最新研究,俗稱「瘦瘦針」的GLP-1受體促效劑,可以使肥胖、過重成人的癌症風險下降17%,卵巢癌降幅更可達47%,不過同時也發現「腎癌」風險略有上升趨勢,目前該研究仍缺乏長期數據支持。
害怕親人失智遺忘你?科學家揭「眼睛藏祕密」 可提前20年預測阿茲海默症
時事
害怕親人失智遺忘你?科學家揭「眼睛藏祕密」 可提前20年預測阿茲海默症
2025.09.06 05:58
眼睛也能看出大腦健康?阿茲海默症與各類癡呆症向來難以及早診斷,不過美國科學家最新研究指出,單純透過眼科檢查,竟可能在病症發作前提早20年就發現風險跡象!這項突破性成果,未來有望成為例行視力檢查的一部分,讓癡呆症的預防更具可能性。
七夕注意!用手機「不經意1舉動」恐悄悄毀感情 專家曝挽回關係祕訣
時事
七夕注意!用手機「不經意1舉動」恐悄悄毀感情 專家曝挽回關係祕訣
2025.08.29 17:52
七夕情人節,不少人會思考愛情保鮮祕訣。外媒報導,一個看似不起眼的日常習慣,其實可能正在悄悄侵蝕感情,甚至動搖婚姻基礎。專家警告,當你在與伴侶互動時「忍不住滑手機」,這種行為被稱為「手機冷落」,久而久之會讓另一半感覺被忽視,覺得自己不再被重視。
GG了!高溫恐讓男性性功能大當機 全球暖化掀「蛋蛋危機」醫警示:睪丸縮水4成
時事
GG了!高溫恐讓男性性功能大當機 全球暖化掀「蛋蛋危機」醫警示:睪丸縮水4成
2025.08.26 20:00
熱中暑不只會昏倒!全球氣候變遷加劇,高溫不只讓人中暑、熱衰竭,還可能衝擊男性生殖健康。奇美醫院研究團隊歷時3年,透過動物實驗證實,若每天在 35℃以上高溫曝露2小時、連續56天,睪丸體積將縮水3至4成,不僅精蟲數量與品質驟降,甚至會引發性功能障礙與不孕,恐成為氣候變遷下被忽視的「隱形危機」。
性能力看手指長度就知道? 日本研究揭密:這比例有優異勃起功能
時事
性能力看手指長度就知道? 日本研究揭密:這比例有優異勃起功能
2025.08.26 14:18
男性性能力看手指長度比例就知道?日本岡山大學一項研究指出,男性「食指」與「無名指」的長度比例(2D:4D比例),能夠反應出性欲強弱、性行為表現。研究結果顯示,若食指較無名指短,性行為更加活躍,甚至有更優異的勃起功能。
loading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