鏡論
資料顯示狀態
- 一次無限滾動應顯示 12 筆
- 目前取得的資料共 24 筆
- 目前顯示的資料共 12 筆
- 取得的資料不足以顯示,需另外發request
- 最終應顯示 12 筆
發request狀態
- 目前已發request 1 次
- 最終應發request 14 次
loading狀態
- 正在發request中:否
- 仍有資料未被取得,開啟無限滾動功能

專欄
鏡論/蔣萬安的頭痛時間
2025.10.23 05:28
立法院三讀通過普發一萬元預算案,中央定錨,地方起鬨,一堆縣市議會各燃火苗,唧唧叫,別別跳,也要普發現金,鬧得諸縣市長一佛出世,二佛涅槃。這裡頭,台北市長蔣萬安尤其尷尬。

專欄
鏡論/國安基金的神奇護盤邏輯
2025.10.16 05:28
過去大半年來,台北股市持續飆漲,國慶連假前,指數已經漲破2萬7,300點。在此同時,國際貨幣基金與英格蘭銀行,同時發布警訊,強調人工智慧推升股價熱潮,已逼近當年網路泡沫時期水準,全球股市可能重跌修正。

時事
鏡論/晶片業者赴美的弦外之音
2025.10.09 05:28
台美經貿談判曠日廢時,原本焦點不清,影像模糊,現在已慢慢聚焦,輪廓逐漸清晰,圖漸窮而匕漸現:美國就是要奪台灣晶片製造產能,最起碼要「半碗端走」。此事還在延燒,之後定會有精彩發展。

專欄
鏡論/列強挺台說得多做得少
2025.10.02 05:28
聯合國開大會,主席貝爾伯克見了中共總理李強。事後,中共官方媒體說,貝爾伯克宣稱,聯合國2758號決議意義清晰,本屆聯大堅定恪守一中原則。我方外交部說,貝爾伯克在官方X平台發文,提到會面,但沒說這事。

專欄
鏡論/沒有盡頭的未定狀態
2025.09.25 05:28
距離台灣光復節,還有一個月,這節日就成了駁火標的,吵了一陣子。未來這一個月,這題目還有得吵的。之前,美國在台協會公開表示,台灣地位未定;隨即,美國國務院公開力挺在台協會說法。台灣獨派撿到大砲,民進黨祕書長公開倡言,根本沒有什麼台灣光復節;民進黨發言人跟進,說祕書長講法,代表民進黨立場。

專欄
鏡論/黨主席選舉強棒缺貨
2025.09.18 05:28
終於,國民黨開放領表,揭開黨主席選舉序幕。本來,兩週前就該開放領表,因強棒缺貨,找不出好料,只好延後兩週。兩週後,依舊沒多少夠材料好咖願意上場。這黨主席擂臺,打得也太沒勁兒了。

專欄
鏡論/民眾黨的靖康之難
2025.09.11 05:28
法院放柯文哲,判7,000萬元交保,柯家忙著籌錢,柯P忙著思索該不該出去。本週一中午,柯文哲同意交保。他人還沒出來,外頭就一堆酸言酸語,要看民眾黨好戲,一會兒說「兩顆太陽」,一會兒說「雙核心」。

專欄
鏡論/不上不下的拖棚悶戲
2025.09.04 05:28
大罷免落幕,勝敗雙方都得邁步往前走。綠營該揪戰犯,給交代;藍營該展布新局,求發展。然而,事情卻邪門得很,兩邊都掉進泥沼裡,該上的不上,該下的不下。於是,雙方都只好延後翻牌,弄出個不上不下的拖棚悶戲。

專欄
鏡論/第二顆光頭新鮮熱辣出爐
2025.08.28 06:28
二次罷免開出選票,在野兩黨繼續全勝,罷團與民進黨政府再度吃蛋。7月26日,剃了一回光頭;4週之後,頭毛沒長多少,又二度被剃,第2顆光頭新鮮熱辣出爐。

專欄
鏡論/歷史輪迴即將重演
2025.08.20 07:45
川普與普丁會談,沒明確結果,但仍有輪廓。普丁要烏克蘭割大片地,換俄軍撤出小片地。川普也說,要「進行土地交換」,並且要澤倫斯基配合搞定。川普說,烏克蘭不能加入北約,但享有同等待遇,一旦被攻,美國與北約國家會出手協防。澤倫斯基趕忙拉著一幫歐洲領袖助拳,去和川普談判。世界大小媒體,則拿慕尼黑協定與雅爾達密約說事,認為歷史重演,美俄聯手,賣掉烏克蘭。

專欄
鏡論/透明的黑箱
2025.08.14 06:28
突然之間,跑出一個新名詞,叫「疊加關稅稅率」,說是美國之前所宣布20%關稅稅率,是指原本稅率上頭,再戴20%帽子。這下子,炸了鍋一般,朝野吵成一團,鬧得不可開交。藍白2黨說,民進黨政府對美關稅談判,沒有「最黑箱」,只有「更黑箱」。當下,行政院發了新聞稿,說4月4日那天,就開了記者會,毫無隱瞞,把這事情說得很清楚。

財經理財
鏡論/台灣遲早會買美國新核能
2025.08.07 06:28
川普放榜,課台灣20%關稅。賴清德說,這是暫時稅率,還要繼續談,並且,內容保密。細節莫宰羊,但輪廓還是有影子。大約,就是降低關稅、開放進口、擴大採購、增加投資。開放進口方面,傳言早就指出,這裡頭有牛絞肉、牛內臟、取消豬肉萊克多巴胺限制。採購方面,除了買石油、買天然氣之外,有個項目,值得注意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