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.11.05 09:57 臺北時間

吃大豆會得乳癌?醫打破迷思:降體脂還護心血管健康

mm-logo
時事
最新研究反而顯示,天然的大豆製品,不但不會增加乳癌風險,反而有助於降低乳癌復發率與死亡率。(翻攝自pexels)
最新研究反而顯示,天然的大豆製品,不但不會增加乳癌風險,反而有助於降低乳癌復發率與死亡率。(翻攝自pexels)
大豆是經常被誤解、低估的健康食品,許多更年期的女性擔心吃太多大豆會導致乳癌;男性也擔心會讓睪固酮下降。基因醫師張家銘在臉書粉絲專頁發文表示,最新研究反而顯示,天然的大豆製品,不但不會增加乳癌風險,反而有助於降低乳癌復發率與死亡率。
張醫師指出,許多人誤認為「動物性蛋白質比較完整」,大豆蛋白質在「蛋白質消化率校正胺基酸評分(PDCAAS)」上的得分接近1.0,與雞蛋並列;而且熱量及脂肪都較低,適合想維持體態、怕膽固醇的人作為植物蛋白來源。
大豆中「異黃酮」智慧調節荷爾蒙
張醫師進一步分析,大豆中的「異黃酮」(Isoflavones)在身體中扮演「選擇性荷爾蒙調節」者的角色,是有智慧的調節,而不是催化劑。他說明,人類體內有兩種主要雌激素受體:α型(促進細胞增生)、β型(具抑制發炎、抗腫瘤功能)。大豆異黃酮中的Genistein和Daidzein更傾向選擇性地活化β型,而非α型。因此具備抑制發炎、抗腫瘤、穩定細胞週期的能力。
日常攝取建議
對此,張醫師建議,日常攝取天然、原型大豆食品(如無糖豆漿、毛豆、豆腐、味噌、納豆等),一天1-2份,但避免過度加工的大豆分離物,如仿肉或只萃取蛋白粉的產品,因為這類產品卻乏天然複合活性成分,也未必有益菌幫助代謝。
男性安心吃
至於豆製品市否會降低睪固酮?張醫師表示,多項大型臨床研究證實,適量攝取大豆,與男性荷爾蒙無顯著負面關聯,反而能降低體脂、保護心血管健康。
張醫師也提醒,選擇大豆食品時應優先天然原型產品,且重點是「穩定每日攝取」而非一次暴量。
更新時間|2025.11.05 09:57 臺北時間
延伸閱讀

支持鏡週刊

小心意大意義
小額贊助鏡週刊!

更多內容,歡迎 鏡週刊紙本雜誌了解內容授權資訊

活動期間,動態雜誌免費線上閱讀

線上閱讀

更多內容,歡迎 鏡週刊紙本雜誌了解內容授權資訊

活動期間,動態雜誌免費線上閱讀

線上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