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資深工程界人士對此說法示訝異,屋頂仍在施工,行控中心的控制系統儀器,如電腦主機及銀幕可以進場嗎?當時這些設備早已全數安裝完成,後因下雨漏水嚴重才移開。
按一般建築物的屋頂設計防水層、隔熱版及混凝土墊層,係為了加強防水或隔熱之效果功能,如依設計圖施工完成之建築物結構體,是不會漏水的。與有無加強防水層、隔熱版及混凝土墊層是無關的。

針對統包商互助營造未按圖說施工,地磚依據圖說規範施工縫(6土)mm;而業主同意統包商以施工縫(10土)mm之產品鋪貼,每塊之加工價差約120元,以該標使用數量約10萬塊計算,涉圖利廠商1千萬元以上。
桃捷工程局回應,GC03標地磚施工規範其施工縫寬度不得小於3mm或大於10mm,另施工圖施工縫為10mm,現場施作亦為10mm,符合契約規定無圖利廠商。
資深工程界人士解析,依圖說所載,施工縫明明為±6mm,為何業主能逕自變更為±10mm,桃捷工程局未清楚說明變更原因。桃園捷運綠線地磚設計之標稱規格均為:300x300mm(含施工縫),因此依規範(標稱規格扣除:施工縫),磚的實際尺寸應該是在290x290mm之上~297x297mm之下。但為何送審磚的資料:長度/寬度平均為:289.6mm(送審資料顯示),均小於290x290mm,大小不一。

由於桃捷工程局長劉慶豐過去只有鐵改經歷,毫無興建捷運資歷,外界對他究竟有何能力,能獲得張善政重用感到好奇。
桃捷工程局回應,劉慶豐從事軌道工程逾40年,歷經台北、松山、南港、高雄等多項鐵路地下化,屏潮鐵路高架化,花東路電氣化及高雄台北鐵路捷運化等多項軌道建設。一路從基層工程司、科長、組長、到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籌備處科長,鐵改局組長、主任秘書、總工程司,軌道工程資歷完整。
劉其中主要經驗為涉及多車種、多車站複雜的鐵路工程,相較於車輛、車站較為單純的捷運工程,自然游刃有餘,由目前桃園捷運綠線6年工程縮短至3.5年的成效看來,市府延攬劉局長擔任捷運工程局長,為正確的選擇。
資深工程界人士卻有不同看法,軌道工程與捷運系統工程兩者差異很大,捷運系統採無人駕駛,不僅系統非常複雜,其控制元件必需非常精準,絕非台鐵鐵路軌道系統所能纔比。
劉慶豐之前在鐵道局經歷,大都為台鐵站體建築及鐵路軌道工程,鐵路改建的品質,業界評價不一,稍加打探即可略知一二。



